yl8cc永利

当前位置:首页 > 客户支持 > yl8cc永利通讯 >

yl8cc永利动保科技简报2014第3期

发布时间:2014-03-31 来源:东方yl8cc永利


 
 
2014年第3期
责编:研发部
  
    
 
 
   
 
1. 为进一步加强兽药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范兽药市场,农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兽药产品标签和说明书规范行动, 通过加强日常指导、专项清理整顿、日常宣传教育和督导检查工作,提高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守法意识;依法查处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和有关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兽药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保障养殖安全用药。
 
2. 农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71号,将就违法添加违禁药品、擅自改变组方添加其他兽药成分、未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生产兽药、不执行兽药GMP且不改正、向养殖环节销售原料药等六种严重违法行为从严从重处罚。
 
3. 为规范乡村兽医用药活动,农业部组织制定了《乡村兽医基本用药目录》,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要求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乡村兽医,需凭乡村兽医登记证购买《目录》第二项所列兽药。兽药经营者向乡村兽医销售《目录》第二项所列兽药的,应当单独建立销售记录,并载明兽药通用名称、规格、数量、乡村兽医的姓名及登记证号,以资核查。
 
4. 农业部近日组织起草了《全国家禽H7N9流感根除计划(征求意见稿)》,开始实施H7N9流感根除计划。
 

5. 农业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做好牛羊常见疫病防控工作等,组织专家制定了《牛羊常见疫病防控技术指导意见(试行)》。

 
 
 
 
  无

 



国内杂志摘要


1. 《苦马豆素提取工艺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苦马豆素是疯草类植物的主要毒性成分,是危害草原畜牧业和草原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近年来最新研究发现,苦马豆素又是一种天然抗免疫抑制药物,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肿瘤候选药物之一,显示出其广阔的应用潜力。结合近年来现代检测技术在苦马豆素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苦马豆素的提取工艺、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重点从薄层色谱(TLC)、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α-甘露糖苷酶活性抑制分析法(α-MIA)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苦马豆素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并对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文献来源】动物医学进展 2014年02期 
 
2. 《用益生菌制剂代替断奶仔猪日粮中抗生素的研究》
【摘要】为研究自行研发的益生菌制剂代替断奶仔猪日粮中抗生素的可行性,本研究将分离鉴定的具有良好安全性能和体外益生特性的屎肠球菌HDRsEF1菌株和枯草芽胞杆菌HDRsBS1菌株进行复合,制成益生菌制剂,部分替代或全部替代仔猪教槽料和保育料中的抗生素,分3组饲喂28日龄~62日龄仔猪,连续观察和比较3组仔猪的促生长性能、腹泻率、免疫学指标、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在促生长性能上,益生菌组稍低于抗生素组,但差异不显著;而益生菌组仔猪的腹泻率与抗生素组比较有所降低;血液中的IgG、IgA、IgM含量和特异性抗体效价(猪瘟、口蹄疫)与抗生素组比较显著上升;特别是气管冲洗液、十二指肠、空肠内容物中的分泌型IgA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说明在仔猪日粮中使用益生菌制剂,可以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仔猪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抗病能力;本研究所用的益生菌制剂可以替代仔猪日粮中的抗生素,达到抗病促生长的目的。
【文献来源】动物医学进展 2014年03期 
 
3. 《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在靶动物鸡的安全性试验》
【摘要】为了客观评价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本试验给靶动物鸡投服不同剂量的磷酸替米考星,通过测定受试鸡的血液生化指标、凝血指标、血液常规指标、尿液常规指标、饲料报酬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来评价其临床应用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以 10 倍于推荐剂量( 800 mg/L) 饮水投服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后,药物对靶动物鸡的血液、尿液指标均未产生不良影响,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也未见其对靶动物鸡的器官组织造成药物不良影响,说明低于 800 mg/L 剂量的磷酸替米考星对靶动物鸡的使用是安全的。
【文献来源】畜牧与兽医 , 2014年02期 
 
4. 《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对藏羊线虫与寄生期幼虫的驱虫效果》
【摘要】应用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选择自然感染线虫的1 岁藏系绵羊150 只,分别按0. 1、0. 2、0. 3 mg/kg 体重剂量皮下注射给药,驱除藏羊线虫,同时设伊维菌素注射剂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结果显示: ① 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 0. 2、0. 3 mg/kg 体重剂量对藏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 93. 3%和 100. 0%,减少率分别为 99. 18%和 100. 0%; 对网尾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均达 100. 0%,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分别为90. 0% 、100. 0% ,减少率分别为 95. 79% 和 100. 0% ; 对线虫成虫的总计驱虫率分别为 98. 83% 和 99. 96% ,对线虫寄生阶段幼虫的总计驱虫率分别为 96. 42%和 99. 17%。② 0. 1 mg/kg 剂量对线虫虫卵 ( 幼虫) 的转阴率、减少率、驱虫率均次于 0. 2、0. 3 mg/kg 体重剂量组。③ 对照药物伊维菌素注射剂 0. 2 mg/kg 体重剂量对消化道线虫、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对线虫成虫及其寄生阶段幼虫的总计驱虫率与同剂量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基本一致。④藏羊皮下注射试验剂量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试验证明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 0. 2 mg/kg 体重剂量驱除线虫高效安全。
【文献来源】畜牧与兽医 2014年02期 
 
5.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研究进展》
【摘要】肺炎克雷伯菌作为一种人畜共患性条件病原菌,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患病。鉴于此,笔者从耐药现状及耐药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肺炎克雷伯菌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来源】畜牧与兽医 2014年02期 
 
6. 《白头翁汤对大鼠跨内皮迁移的中性粒细胞溶菌酶的影响》
【摘要】为研究白头翁汤(PD)的抗菌机制,利用Transwell体系建立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白细胞迁移模型,在20μg/mL-1 PD作用下,采用琼脂糖火箭电泳和荧光测定的方法,对穿过和不穿过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ECs)的中性粒细胞(PMNs)溶菌酶浓度和活性測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跨内皮迁移的PMNs中,PD+LPS组与对照组、LPS组和PD组相比溶菌酶浓度极显著升髙(PC0.01),其溶菌酶活性显著升高(P<0. 05〉;不跨内皮迁移的PMNs各组溶菌酶浓度和活性无显著差异(P〉0. 05)。结果表明白头翁汤治疗动物细菌性疾病机理之一是与其保护RIMECs不受LPS损伤和激活跨内皮PMNs溶菌酶密切相关。
【文献来源】畜牧兽医学报 2014年01期 
 
7. 《阿莫西林在鸡血浆中的残留消除规律》
【摘要】为研究阿莫西林(AMO)在鸡血浆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将鸡血浆经乙腈提取,饱和二氯甲烷萃取,水杨醛在酸性条件下沸水浴衍生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显示,测定鸡血浆样品中阿莫西林的检测限(LOD)为2.0 ng/mL(S/N=3)、定量限(LOQ)为5.0 ng/mL(S/N=10)。试验鸡分别以每天25.0、50.0 mg/kg剂量内服AMO,每天给药1次,连续5 d内服给药后,在给药期间,鸡血浆中AMO残留量呈上升趋势,给药第5天时,血浆中药物浓度达到峰值。结果表明,在停药第1天时,血浆中AMO药物浓度急剧下降;在停药第2天时,血浆中药物浓度低于检测限(2.0 ng/mL);阿莫西林在鸡血浆中的残留量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文献来源】中国家禽 2014年02期 
 
8. 《pH值对聚维酮碘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本文运用直接滴定法对有效碘含量进行测定,并用pH计测定pH值,以选择最佳的pH值来提高聚维酮碘溶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4 周储存,初始pH值在3.5~6.0之间的溶液组,聚维酮碘溶液有效碘含量下降幅度均较对照组有所减缓,可在不同程度上增强溶液的稳定性;初始pH值为 5.0的溶液组及初始pH 值为5.5的溶液组增强溶液的稳定性效果最好;初始pH值为6.5的溶液组,聚维酮碘溶液有效碘含量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增大,稳定性减弱。  
【文献来源】中国乳业 2014年01期 
 
9. 《魔芋葡甘聚糖-明胶复配维生素微胶囊的研究》
【摘要】研究了以魔芋葡甘聚糖和明胶为壁材,以盐酸硫胺素(VB1)、核黄素(VB2)、盐酸吡哆醇(VB6)、叶酸、烟酰胺的混合物为芯材,采用冷冻干燥工艺,制备水溶性复合维生素微胶囊.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壁材浓度、魔芋葡甘聚糖/明胶、壁材/芯材等),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壁材浓度为2%,魔芋葡甘聚糖(KGM)/明胶(Gel)为1∶1,壁材/芯材为10∶1.然后应用Design-Expert.V8.0.6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3个因素都对微胶囊包埋率有显著的影响,且实验得出的真实最佳工艺参数为:壁材浓度为2.13%,KGM/Gel为1.32∶1,壁材/芯材为10.67∶1,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微胶囊包埋率为78.82%.
【文献来源】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02期 
 
10. 《淀粉支载阿司匹林前药的合成及其体外释放》
【摘要】以淀粉和乙酰水杨酰氯为原料,合成了淀粉支载的阿司匹林高分子前药,用核磁共振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阿司匹林的接入率,并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进行体外释放研究. 结果表明,阿司匹林成功接入到淀粉分子上,该复合物在不同介质的体外释放中均呈现零级缓慢释药且释药的开始阶段无爆释现象出现,与阿司匹林相比较,其作用时间明显增长,有望显著减轻药物对胃粘膜和肠的刺激作用.
【文献来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01期 
 
11. 《林可霉素 - 大观霉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残留消除研究》
【摘要】【目的】对一种盐酸林可霉素 - 硫酸大观霉素注射液在猪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进行研究,并制订该制剂在猪体内的休药期.【方法】常规饲养条件下,将 30 头健康猪随机分为 6 组,按猪体质量以 15 mg/kg( 即林可霉素 5 mg/kg和大观霉素 10 mg/kg) 剂量颈部肌内注射盐酸林可霉素 - 硫酸大观霉素注射液,每天 1 次,连用 5 d,于最后一次给药后 8、24、72、144、240、336 h 各宰杀 1 组猪,分别采集每头猪的肌肉、肝脏、肾脏、脂肪和注射位点 5 种组织,采用LC-MS / MS 法和 HPLC-UV 法分别对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进行残留量测定.【结果和结论】林可霉素在猪组织中消除较快,大观霉素消除较慢,给药后第 6 天所有检测组织中的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已全部低于最高残留限量,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在猪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残留浓度大小顺序均为: 肾脏 > 肝脏 > 注射部位 > 肌肉 > 脂肪,表明肾脏是二者的靶组织. 结合农业部规定的林可霉素、大观霉素在猪体内的最高残留限量和 WT1. 4 休药期软件计算结果,建议该制剂在猪体内的休药期为 8 d。
【文献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01期 
 
12. 《三氮脒在猪血浆的药物-蛋白结合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三氮脒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测定猪血浆的药物 - 蛋白结合率。【方法】血浆样品以超滤法分离游离型的药物。以高效液相色谱 - 紫外法测定药物含量,计算出三氮脒 - 血浆蛋白结合率。6 头猪交叉分别按体质量肌内注射 7 和 14 mg/kg 三氮脒注射液,在给药后 3、5、15、60 min 测定体内三氮脒 - 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和结论】体外测定的三氮脒 - 血浆药物蛋白结合率为 74. 68% ~ 95. 90%。猪给药后体内的药物蛋白结合率为84. 11% ~ 89. 69% ( 7 mg / kg 剂量组) 、82. 96% ~ 88. 65% ( 14 mg / kg 剂量组) ,随着剂量增加可能出现饱和现象。在设计三氮脒应用于猪的给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文献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02期 


国外杂志摘要


1. <Multifunctional compounds: Smart molecules for multifactorial diseases>
【摘要】一篇介绍多功能复合药的综述。多功能复合药(MFCs)是由混合药、共轭药或是具有不同药效的化学药物组合而成的制剂,能同时应对复杂疾病的多种病理因素。在过去7年中,学界对这种制剂进行过多方探讨,也致力于研究各种复合物的组方可行性,包括黄连素、他克林、青蒿素、奎宁、非甾体消炎药、解磷定、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姜黄素以及各种抗氧化剂。MFC药物与药物之间不发生作用,但能同时针对疾病的多个因素,并具有更好的药动与药效,是值得关注的新热点。
【文献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Volume 76, 9 April 2014, Pages 31–42
 
2. <Benzimidazole: An emerging scaffold for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摘要】一篇介绍苯并咪唑作为抗炎、镇痛药支架的综述。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多个杂环,因而被发现能用于作为多种药物的支架。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和广泛的生物活性确定了其在药物界上的独特地位。该文整理了最近报告的关于苯并咪唑支架的相关文献,为读者了解该化合物提供新视野。
【文献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Volume 76, 9 April 2014, Pages 494–505
 
3. <Synthesis, cytotoxicity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new esters of polyether antibiotic – salinomycin>
【摘要】本文研究了盐霉素酯的合成、细胞毒性和抗菌活性。作为一系列的新颖酯衍生物,聚醚类抗生素盐霉素被与单价和二价金属离子以1:1比例化合成复合物,然后与仅和1价阳离子化合的盐霉素作对比,利用光谱法测定其特性和体外抗菌活性与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所有合成物均对人肿瘤细胞有强抗增殖活性,同时对癌细胞与哺乳动物细胞有很好的选择性指数。此外,3者混合物相对于未修改的盐霉素和标准抗癌药(例如顺铂和多柔比星),其针对抗药性癌细胞的抗增殖活性要更高,同时对普通细胞的毒性更低。部分合成物表现出良好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
【文献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Volume 76, 9 April 2014, Pages 435–444
 
4. <How can we bring high drug doses to the lung?>
【摘要】在过去十年,干粉吸入技术被广泛用于治疗诸如囊性纤维化或是肺感染之类的肺部疾病。但与传统的肺部用药相比,干粉吸入需要更高的肺药吸入浓度。本文综述了高肺药吸入量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前沿知识,包括新颖的吸入装置的介绍,以及新粉末制剂的制作方法。其后描述了一些研发阶段和已投入应用的试样和配方,最后略微介绍了高剂量肺用药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
【文献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Volume 86, Issue 1, January 2014, Pages 1–6
 
5. <Effect of nanostructured lipid vehicles on percutaneous absorption of curcumin>
【摘要】本文研究纳米脂质载体对姜黄素(CUR)透皮吸收的影响。作者选用油酸单甘油酯的水分散体(MAD)和卵磷脂有机凝胶(ORG)作为姜黄素经皮的运输载体,分别研究MAD、ORG、MAD-CUR和ORG-CUR四种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及表征。利用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调查MAD的形态与三维结构,同时利用X射线散射技术研究MAD和ORG的内部结构。总体而言,MAD能增强姜黄素的稳定性,可能是由于MAD比ORG对姜黄素的包裹能力更好。为了研究不同脂质组成的CUR运输系统,利用弗兰兹细胞和角质膜进行体外实验,同时利用皮肤反射分光光度法和胶带剥离实验进行体内研究。结果表明,ORG-CUR表现出快速而激烈的初始渗透率,可能是由于载体上具有奇异超分子聚集态结构的磷脂与角质层上脂类发生强烈相互作用而引起。相反MAD-CUR则表现为可控缓释,可能是由于化合物在角质层上形成姜黄素库所致。因而ORG可用于需要姜黄素快速渗透吸收的场合,而MAD则适用于需要姜黄素缓释的情况。
【文献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Volume 86, Issue 2, February 2014, Pages 121–132
 
6. <New silica nanostructure for the improved delivery of topical antibiotic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staphylococcal cutaneous infections>
【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硅纳米结构对增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感染的局部抗菌药吸收作用的影响。作者选取一种γ-氨基丁酸/二氧化硅混合纳米结构(GABA-SiO2),利用傅里叶红外线光谱技术(FT-IR)、BET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法分析其特征和生物活性评价。FT-IR显示GABA-SiO2表现出Si-O-Si键的红外波段;X射线衍射图谱发现其在18-30°(2θ)处显示宽峰,暗示其为非晶结构;BET显示其表面积为438.14m2/g,孔径为4.76nm;TEM显示其准备结构呈同质化,颗粒平均大小不超过10nm。装载于该载体内的杆菌肽和硫酸卡那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大幅度下降,对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明显上升,这现象可能是由于多孔结构增加了生物相容性,暗示该载体可用于局部的活性抗菌物质运输,其有效帮助降低药物的使用剂量,从而降低了细胞毒性和相应的副作用。
【文献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Volume 463, Issue 2, 25 March 2014, Pages 170–176
 
7. <New aminocoumarin antibiotics as gyrase inhibitors>
【摘要】本文研究了新型的细菌促旋酶抑制剂—氨基香豆素抗生素。氨基香豆素新生霉素、氯新生霉素和香斗霉素a1是由链霉素产生的,结构相似的一类新型抗生素,他们是细菌促旋酶的有效抑制剂,其结合位点与运动模式均与氟喹诺酮类(例如环丙沙星)不很大不同。新生霉素在临床上已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氨基香豆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旋转酶抑制能力最强,而对拓扑异构酶Ⅳ的敏感性则要低些。现代基因工程技术能生产处多元化的新型氨基香豆素,例如是让产物具有相比自然产物更高的活性,或是让产物更积极地跨过革兰氏阴性葡萄球菌的细胞膜。新型氨基香豆素simocyclinones能同时绑定两种旋转酶,展现出更新型的抑制模式。新旧两种氨基香豆素均能强效的抑制RecA蛋白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诱导激活,从而抑制葡萄球菌的SOS机制。因此,氨基香豆素与氟喹诺酮联用,能降低耐药性的风险。

【文献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Volume 304, Issue 1, January 2014, Pages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