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谨防猪流感
发布时间:2014-10-16 来源:新牧网
长期以来,季节变换,气候多变,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变化大的季节是猪流感的高发季节。最近笔者走访各地时发现:养猪场场主对于猪流感认识错误,防疫意识淡薄,常与猪普通感冒混淆。鉴于以上情况,特此做了关于猪流行性感冒专题,希望广大养殖朋友,细化管理,部署工作,防患于未然。
病原和流行病学:猪流行性感冒简称猪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地方流行性感冒的正粘液病毒。该病往往是突然发病,感染率相当高,几乎100%,死亡率不高,病程短,病情重,疫情一旦暴发,往往在2天内猪场大部分猪只发病。如没有继发和并发感染,病猪一般7天左右康复,疫情可在2周~3周内迅速结束。该病毒主要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增殖,存在于病猪和带毒猪鼻液、痰液、口涎等分泌物中,随喷嚏和咳嗽排出体外,并可通过呼吸道感染猪流行性感冒病毒发病。其在猪群密集、通风不良等环境,空气传播可引起大范围的暴发流行,在发生过本病的猪场,有时也可散发。临床上本病易继发或并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链球菌等,使疫病更复杂,病情加重,死亡率增加,损失严重。
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很短,猪体温迅速升高至40.5℃~42.5℃,全身发红,鼻镜干燥,接着鼻孔流出清水,几天后变为浓稠鼻涕,部分猪口腔有白沫流出,部分病猪耳、大腿内侧及臀部皮肤发绀。猪舍地板上经常可见到白色浓稠的粘液。患猪精神萎靡,腹式呼吸,咳嗽,眼分泌物增多,眼结膜潮红,食欲降低或废绝,肌肉关节痛,不愿活动,常横卧在一起;粪便干燥,表面带有粘液;体重明显下降。妊娠母猪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张口呼吸,部分母猪出现流产、早产,个别母猪死亡,发病猪临产时木乃伊、死胎数量增多。产下的仔猪发育不良,死亡率高。存活的则转为慢性病,持续咳嗽,消化不良。若有继发感染,则病情加重,难以治疗。
病理解剖变化:主要见于呼吸系统。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粘稠的液体,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充满气泡样粘液。胸腔、心包腔蓄积大量混有纤维素的浆液。肺脏的病变常发生于尖叶、心叶、叶间叶、膈叶的背部与基底部,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界限,间质增宽,颜色由红至紫,塌陷、坚实,脾肿大,颈部淋巴结、纵膈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肿大,胃肠黏膜有卡他出血性炎症。2014年9月7日,四川某猪场新购进20头后备母猪,第二天发现猪群变化,之后60斤以上猪群和6头母猪在2天内突然发病,并迅速传播并蔓延几乎全群,全场发病率达到60%,5天后死亡率达11%。病猪体温升高到41℃,流脓性鼻液,采食量明显下降,咳嗽,精神不佳。猪场先按照猪普通感冒进行投药治疗,效果一般,后将病料送到四川农大进行病原学检测,查出猪流感病毒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混合感染,另有霉菌毒素超标。结合该场发病史、流行状况,猪群症状及病理检验,诊断本场猪群病原主要为流感病毒。
鉴别诊断:由于猪流行性感冒不一定总是以典型的形式存在,且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似,所以临床诊断是假定的。在秋季或初冬,猪群中发生呼吸道疾病可怀疑为猪流行性感冒。突然出现上呼吸道综合症,包括咳嗽、喷嚏、结膜炎及低死亡率,可以将猪流感与猪的其他上呼吸道疾病区分开。在鉴别诊断时,注意猪喘气病和本病区别,二者最易混淆,前者的发作较隐蔽,病程缓,组织学变化有明显不同;猪瘟的死亡率高,病变在全身各组织器官广泛存在,呼吸道受损伤程度小;猪萎缩性鼻炎的暴发可能与猪流感相似,而萎缩性鼻炎的病程时间要更长,并伴有面部骨骼严重变形。
防治:全场猪群及环境使用1∶600聚维酮碘消毒,每周2次带猪消毒,以减少健康猪通过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的几率,防止该病进一步扩散蔓延。发病猪注射安乃近+头孢噻呋钠,另用双黄连注射液+Vc,两侧肌肉注射,一天2次,连用3天~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