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发布时间:2013-08-01 来源:博亚和讯网
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PCVD)是与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相关疾病的总称,这类疾病主要包含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 , PMWS)、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繁殖障碍综合征等。与细小病毒的混合感染以及其它应激因子存在,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本病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一道,被称为影响当前养猪业的主要免疫抑制疾病。本病在20世纪90年代才发现,但已经成为世界性分布。
一、 病原学
(一)概述
本病原为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于1991年由加拿大Harding J和Clark E等发现。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病毒粒子直径为16.5-17.0nm,呈20面体对称,无囊膜,基因组为单股环状DNA,大小为 1767bp-1768 bp。根据在基因组中1024nt中是否有“T”碱基,将圆环病毒2型分为PCV2a和PCV2b两种,此外,还有一类不能归为上述两种基因型,即 PCV2c。有人认为,PCV2a的致病性高于PCV2b,但也有人认为没有差异。PCV2感染很普遍,可从无任何临床症状的猪中,PCR检测到病毒核酸,甚至可分离出病毒。
(二)培养特性
PCV2可在PK-15和ST细胞上增殖而不引起细胞变。在体外,PCV2在猪源细胞中复制, 依赖细胞S周期表达的细胞蛋白;在PK-15细胞培养物中加入D-氨基葡萄糖, 可促进病毒大量复制,在感染细胞内形成包涵体,使含有PCV2抗原的细胞数提高30%。常用消毒剂如福尔马林、碘酒和酒精作用10分钟后,病毒滴度会下降。
PCV2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在70℃时可以存活15min, 56℃不能将其灭活, 抵抗酸性环境及氯仿。
二、流行病学
在世界主要养猪国家中均发现PCV2感染,如德国、加拿大和英国的血清学阳性率分别达到77%-95%、26%-55%和86%。我国自 2000年开始有圆环病毒感染患猪的报道,血清学阳性率在30%-50%,甚至有更高的阳性率。日龄越大,感染率越高。后来多个实验室陆续分离到病毒,开展了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多种证据说明,我国大多数猪场有PCV2感染。PCV2与PRRSV的混合感染,进一步促进PCV2在猪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增 殖,反过来,PCV2感染,降低了PRRS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是造成当前复杂的猪病流行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此外,PCV2与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是目前猪呼吸综合征(PRDC)的主要特征。
(1)传染源
病猪、感染但不发病猪以及公猪精液、流产胎儿均是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PCV2可随粪便、鼻腔分泌物排出体外,易感猪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而感染,也可通过精液感染,怀孕母猪感染PCV2后,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仔猪,引起繁殖障碍。
(3)易感动物
家猪和野猪是本病的自然宿主,各种年龄猪均易感,但本病主要发生在保育阶段和生长期的仔猪,即5-12 周龄猪最多见,断奶应激以及缺乏母源抗体的保护可能是重要的诱导因素。其它动物对PCV2不易感,但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用PCV2感染小鼠,可出现与猪 感染PCV2相似的病理变化,可以作为感染的动物模型。
(4)诱因
大量临床资料证实,PCV2感染是PCVD的必要因素,但必须在其它因素参与下才能致病。这些因素包括细小病毒或肺炎支原体感染、温度不适、通风不良、天气骤变、各种年龄的猪混养、转栏、寄养、过于频繁的免疫接种等,这些因素也称为圆环病毒病的风险因子。
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本病常发生于保育阶段猪和生长期猪,表现为生长不良或停滞,消瘦、被毛粗乱、皮肤苍白和呼吸困难,有时腹泻和黄疸等。疾病早期常常出现腹股沟淋 巴结肿大,眼睑水肿。剖检可见淋巴结肿大2-5倍, 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等。肠系膜水肿也是临床较为常见,但需与大肠杆菌所致的仔猪水肿病相区分。
(2)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
PDNS常感染1.5-4月龄猪,12-14周龄的猪尤其易感。发病率一般小于1%,然而也有高发病率的报道。食欲减退,轻度发热,不愿走动。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皮肤发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隆起,呈现周围红色或紫色而中央为黑色的病灶,病灶通常出现在后躯、后肢和腹部,逐渐蔓延到胸部或耳部,融合 成条带状和斑块状。严重感染的猪往往出现症状后几天就死亡;部分猪可以自动康复,但是影响种猪的外形。
病理变化一般表现为双侧肾肿大、苍白,表面出现白色斑点,皮质红色点状坏死,肾盂水肿。有时可见淋巴结肿大或发红,脾脏出现梗死。特征性的显微 损伤为全身性坏死性脉管炎和纤维蛋白坏死性肾小球肾炎。这种病理损害是III型过敏反应的特征,由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和肾小球微细血管的管壁上沉淀引起。
(3)繁殖障碍性疾病
PCV2可引起繁殖障碍, 虽然可发生于不同妊娠阶段,但多见于妊娠后期,表现为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死亡胎儿表现明显的心肌肥大和心肌损伤,组织学变化是纤维素性或坏死性心肌炎。
(4)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
近年来,PRDC成为规模化养猪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PCV2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该病常见于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表现为 喘气、咳嗽、流鼻液、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甚至“犬坐式”呼吸。食欲不振、生长缓慢、死亡率也较高。剖检发现肺脏出现多样性的肺炎病变(如间质肺炎、肺粘 连等)。
诊断PCV2导致的PRDC依赖以下四个标准:
a. 呼吸道症状的出现, 如持续呼吸困难而用抗生素难以控制;
b. 肺部微损伤的出现;
c. PCV2病毒的分离以及其引起的机体损伤的出现。
d. 无PMWS所引起的淋巴结特征性损伤。
(5)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CT)
新生仔猪生后不久或出生后仅几个小时发生震颤,可以是整窝发生也可是部分猪发生。有的仔猪是全身一致的、有节奏的震颤,无法站立,躺卧后,震颤 减轻或停止,再站立又出现症状;有的仔猪头部、颈部强烈震颤,或后躯震颤不能站立,如能帮助仔猪吃到乳汁,一般预后良好;病情轻的猪可运动,体温、脉博、 呼吸均无明显变化,经数小时或数日自愈。本病只从母猪垂直传给仔猪,不能水平传播。
(6)增生性肠炎
增生性肠炎是PCV2感染的另一个重要临床表现,发生于40-70日龄猪,发病率在10%-20%, 但是死亡率可达50%-60%。表现为生长迟缓、腹泻, 初期粪便黄色, 后期黑色。
此外,PCV2也参与了渗出性皮炎的发生。
四、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能作出初步诊断,确诊依赖于实验室的诊断。
(1)病毒分离与鉴定
通常采用病猪的淋巴结、病变肺脏和脾脏作为分离圆环病毒2型的样本。
接种无PCV1和PCV2的PK-15细胞,24小时后,用浓度为300mM的D-氨基葡萄糖处理细胞30分钟,再加入DMEM维持液,置 37C培养箱中,72小时后,用ORF2多抗或PCV2单克隆抗体和荧光素标记的二抗染色,进行免疫荧光试验。在荧光显微镜下,在细胞核中出现荧光,判 定为PCV2阳性。也可以将细胞收获后,用PCR进行扩增,测序后,确认是否分离到PCV2。如有必要,可进行全基因扩增和测序。
(2)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
IFA 操作快速简便,特异性强,可用于病毒分离的鉴定、毒价的测定及病变组织感染情况的检测等。将组织病料研磨处理后接种于PK-15细胞并培养一段时间,经丙 酮固定后,用PCV1或PCV2两种高免血清分别与接种PCV的细胞培养物反应,再加入荧光素标记的二抗继续反应30 min ,洗涤吸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可对PCV进行检测和定型。
(3)免疫组化技术
将感染组织制备成冰冻切片,按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程序,观察是否出荧光信号,从而作出判定。
(4)PCR技术
大多数的PCR方法都是扩增PCV2基因组中ORF2基因。使用淋巴结、脾脏和
病变的肺脏作为待检组织;此外,粪便、尿、鼻拭子和公猪精液等样本也往往用于PCR,监测动物是否排毒。流产胎儿的心肌可以用于PCR检测。 Real-time PCR也有用于本病诊断的报道,敏感性较高,但成本更高。需要指出的是,PCR阳性并不意味本病的发生,一些研究指出,只有当检出107.0TCID50 的PCV2,才能认为PCV2才是引起本病的原因。
(5)ELISA 本法主要用于检测血清中的PCV2抗体。
将原核表达并纯化的衣壳蛋白(Cap蛋白)包被ELISA板,采用间接法进行
测定。本法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因为猪健康带毒比例较高。抗体滴度高低与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还不清楚。
(6)与其它类症的鉴别诊断
由于本病在不同年龄猪的临床表现不同,因此需要与许多类症相区分。保
育阶段出现衰竭综合征,具有呼吸道症状时,要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相区分,因为此阶段的猪,往往因为仔猪失去母源抗体保护而容 易发生这三种疾病;解剖发现肠系膜水肿时,要与大肠杆菌水肿病和猪Vc-硒缺乏症相区分;发生皮炎时,与葡萄球菌所致渗出性皮炎、锌缺乏相区分;发生繁殖 障碍时,要区分伪狂犬病和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疾病。
五、圆环病毒病的防制
目前对圆环病毒病发病机制还有许多未知,因此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随着疫苗的成功研制,除了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外,免疫预防逐渐成为病毒污染严重场预防本病的一个重要选择。
(1)疫苗种类
国际上预防本病的疫苗主要有杆状病毒表达PCV2的衣壳蛋白、以PCV1为载体表达PCV2衣壳蛋白的嵌合病毒、完整的PCV2灭活疫苗等几种 类型疫苗。前两种疫苗用于3-4周龄以上的商品猪免疫,需一次免疫即可;第三种疫苗用于母猪免疫。猪场使用疫苗后,与未免疫猪相比,无论在仔猪死亡率和料 肉比上均有所提高,差异显著。华中农业大学何启盖教授的科研团队自行研制的灭活疫苗目前已经登录了临床试验阶段,结果表明,在3-4周龄使用,能够减少断 奶衰竭综合征的发生,提高保育阶段的成活率、降低继发感染和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料肉比,相信不久会实现商业化。
加强对种公猪的检测 由于公猪感染PCV2后,能从精液排毒,配种后感染母猪,因此,要定期采集公猪精液,利用PCR技术进行检测。使用无PCV2污染的精液,甚至淘汰排毒公猪。
(2)控制继发感染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我国现阶段,圆环病毒2型经常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和肺炎支原体等病原混合感染,因此, 要重视这些疾病的免疫预防或药物预防。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优秀产品组合在全国市场控制该方面疾病的显著效果已经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具体方案如下:
后备母猪:后备母猪进场后,每吨饲料添加治嗽静1kg +万特肺灵500g(或阿莫西林250-400g),连用7天,再用治嗽静500g+万特肺灵400g(或阿莫西林250-400g)/吨饲料,连用7 天。配种前每月一次,一次7-10天。净化后备母猪由种猪场携带的病原,使猪场尽快恢复平静。
经产母猪:产前、产后各10天,每吨饲料添加治嗽静1kg+万特肺灵500g(或阿莫西林250-400g),控制母猪产后三联症,控制蓝耳病和其他病原继发感染及母仔垂直传播,同时通过母乳将药物传给仔猪增强仔猪抗病力。以后经产母猪每月按以上量保健一次。
断奶仔猪:仔猪断奶时每吨饲料添加治嗽静1kg+万特肺灵500g连用7-10天,再用治嗽静500g+万特肺灵400g(或阿莫西林 250-400g)/吨饲料,连用7-10天(夏季可加入磺胺六甲300g),控制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侵袭,抑制蓝耳病 病毒的复制,减少仔猪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帮助仔猪渡过断奶关。
保育猪:转群前7天每吨饲料添加治嗽静1kg+万特肺灵500g,转群后7天每吨饲料加入治嗽静500g+万特肺灵400g(或阿莫西林250-400g)(夏季再加磺胺六甲300g),控制各种细菌和原虫感染及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生。
育肥猪:保育结束时转群,每吨饲料添加治嗽静1kg+万特肺灵500g(或阿莫西林250-400g),夏季再加磺胺六甲300g,连用7-10天,控制转群应激,控制各种细菌和各种原虫的隐性感染及条件致病菌。
(3)加强饲养管理
主要是减少各种应激,尽量减少仔猪哺乳阶段免疫次数、定期消毒、严格实施生物安全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