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牛场乳房炎防治综合措施(上)
发布时间:2013-08-01 来源: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场危害最大、最常见疾病之一,是制约奶牛业发展和危害消费者健康的最主要因素。奶牛乳房炎具有发生范围广、发病率高等特点。此病与季节、乳区、胎次、泌乳、营养条件、环境卫生、饲养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据世界奶牛协会统计,全世界约有50%左右的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调查表明,在美国,大约有26.5%的奶牛因患乳房炎而被淘汰。在芬兰、挪威、瑞典,因乳房健康问题而淘汰的母牛分别占35%、19%和22%。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规模牧场临床乳房炎月发病率达1%~5%,隐性乳房炎月发病率达7%~15%,因乳房炎淘汰的牛占淘汰牛总数的35%左右,个别牛群发病率甚至更高。另一方面,我国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化牧场乳房炎发病率差距较大。一般在夏季乳房炎高发,尤其在南方多雨潮湿、奶牛热应激严重地区。北方寒冷地区冬季也易造成乳头冻伤而继发乳房炎。一些养殖水平较高规模牧场,临床乳房炎发病率能控制在年发病率低于20%,而一些散户或养殖水平较差牧场,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可达年发病率50%以上。由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及淘汰率之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中临床型乳房炎只占乳房炎发病率的很小一部分,约5%~10% , 而绝大部分是乳汁和乳房无明显肉眼变化,可从乳汁中检出很多体细胞和病原菌为特征的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70%是由于隐性乳房炎引起的产奶量下降。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无明显的可见肉眼变化,临床上很难被发现,故常常不被人们所重视,造成牛奶的卫生安全隐患。乳房炎不仅影响奶牛产奶量下降、降低牛奶的品质, 还易延长产后发情和配种时间, 甚至使病牛失去生产性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危害人类健康,其防治问题已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一、病因
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乳房炎的主要原因,奶厅管理、营养、环境因素及奶牛本身身体状况也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1、 病原微生物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是多种病原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真菌、病毒等。较常见的有23种,其中细菌性病原14种,霉形体2种,真菌和病毒性病原7种。
细菌性致病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传染性病原菌,它们定植于乳腺、并可通过挤奶过程或挤奶设备传播。主要病原菌是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等;环境性病原菌,这些病原存在于污染的垫草、污秽的环境、定植于乳头皮肤、皮肤的伤口等都是潜在病原菌。这类病原菌有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化脓性棒状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等。
国外报道奶牛临床型乳房炎以葡萄球菌、链球菌为主,约占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的74%;国内鉴定的临床型乳房炎感染的细菌,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链球菌四种,约占70%。
国内某牧场:81头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每头奶牛的奶中可检出2种以上的细菌,大多为混合感染,其中:葡萄球菌45头,占45.5%;金黄色葡萄球菌31头,占38%;大肠杆菌与肠杆菌69头,占85%;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29头,占36%;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35头,占43%。
此外,还有真菌如念珠菌属、毛孢子菌、酵母样芽孢菌、胞浆菌属以及支原体、梭状芽胞杆菌等也可引起奶牛的临床乳房炎。
隐性乳房炎的感染细菌类型,经大量的实验室诊断证实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2、 奶厅管理
奶厅管理与乳房炎的发病率密切相关,主要因素有如下:挤奶杯衬垫老化,密封不严、挂杯时间过长等导致的过挤现象,导致乳头孔外翻,乳头括约肌受损,增加乳房炎的发病率(见图1,乳头孔外翻);挤奶操作不严格,常见挤前药浴液在乳头上的时间少于30s,头三把奶挤的不充分,药浴液中有效碘浓度不够等。
3、 营养 主要指下面两种因素:因瘤胃酸中毒(亚临床酸中毒居多)造成的瘤胃内革兰氏阴性菌大量死亡而释放出内毒素,内毒素通过瘤胃壁吸收入血后随血液循环登录乳腺,引起炎症;因奶牛日粮能氮不平衡,一般是能量相对不足,蛋白相对较多,导致瘤胃降解蛋白不能充分被瘤胃微生物利用,而是以尿素氮的形式吸收入血,随血液循环到达乳腺或子宫,引起炎症。
4、 环境因素
主要指管理不当和环境卫生不良。如牛舍不消毒,卧床垫料过湿、过少、不松软、卧床粪尿不及时清理,运动场泥泞、粪尿较多,人工挤乳时不洗手、不消毒或不进行乳头药浴、机器挤奶时乳杯不清洗、不消毒或处理不彻底、挤奶中途脱杯无人再上杯导致乳房积奶等,均可引起奶牛的发病。
5、 牛体状况
主要指乳腺防卫机制减弱、抵抗力下降或乳房外伤。常见于新产牛产后处于短期免疫抑制,又由于食欲下降、干物质采食量不足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下降。
二、诊断
根据乳房炎临床症状程度不同,诊断方法各有侧重。
1、临床性乳房炎
(1)根据乳房的局部变化及乳汁的临床检查即可做出诊断。如乳房红、肿、热、痛,拒绝人工挤乳,乳汁出现絮状物,乳汁分泌不畅,产奶量下降或产奶停止,乳汁中出现血液、絮状凝块等即可做出诊断。
临床性乳房炎因感染的细菌类型不一样,如果不做乳汁的实验室细菌诊断,就难以准确判定感染的细菌类型,也难以准确实施治疗方案。在不进行实验室诊断的情况下,可根据乳汁性状和乳腺的改变初步判定细菌感染的类型:
(2)根据乳汁的变化初步判定细菌感染的类型:
①大肠杆菌感染:奶呈灰白色或淡黄色,稀薄、有凝乳块、有臭味。
②链球菌感染:奶呈淡红色、稀薄。
③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感染:奶粘稠、白色脓性。
④支原体感染:发病后奶急剧减少,奶变为鞣酸样褐色,上浮一层沙样物质。
(3)根据乳腺的局部变化特点,初步判定细菌感染的类型:
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革兰氏染色阳性菌):在乳头管和腺泡的细胞内,释放外毒素,引起乳腺细胞水肿,渗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奶中的体细胞显著增加。
①链球菌感染(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在急性期乳腺水肿加剧,呈弥漫性水肿,奶少,奶变质、呈淡红色。
②葡萄球菌感染:乳腺基质纤维样变性、硬化、乳腺萎缩和出现大的脓肿。
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在乳腺内形成无数个大小不等的脓肿,乳腺硬化或形成瘘管。乳腺的血管形成拴塞、坏疽和乳头及乳腺坏死、脱落。
(4)根据实验室诊断
①在挤奶厅发现乳汁或乳腺异常后,立即在牛的后肢上用蜡笔进性标记 ,左侧乳区在左后肢标记,右乳区在右后肢标记,前乳区在跗关节上方皮肤上涂一圆点,后乳区在跗关节下方涂一圆点。
②奶厅负责人员立即电话通知兽医采奶样,送化验室进行奶的细菌检验。采奶样要规范操作,不得污染奶样。
③将乳腺炎乳区内的奶收集起来,不能挤入大罐,也不能挤在奶台地面。
④将乳房炎牛隔离到乳房炎牛舍进行治疗,并等待实验室化验结果,根据化验结果修正治疗方案。
(5)支原体乳房炎的实验室诊断:大罐奶采样进行支原体培养,如果出现支原体阳性,第二次采样为每一个牛舍的大罐奶样,分别培养,如果有一个牛舍的奶中检出了支原体,第三次采样是对这个阳性牛舍的所有牛分别采奶样进行支原体的培养,最后确定患支原体的牛,分群、隔离、进一步诊断,确定是否淘汰。
2、隐性乳房炎
乳房无临床症状,乳汁也无肉眼可见的变化,但乳汁的pH值、导电率和乳汁中的体细胞数、氯化物的含量等都高于正常值,只有通过实验室检验才能作出诊断。主要的检验方法有:乳汁体细胞计数法、加州乳腺炎试验(CMT)、苛性钠凝乳试验、溴麝香草酚法(BTB)、乳盘试验、pH试纸法、过氧化氢玻片法、氯化物硝酸银试验等,其他新研究出或正在研究中的诊断方法如生物化学方法中的乳清电泳诊断法、酶检验法、微量元素检测法等 。其中体细胞计数法、CMT法等应用较多,且简单可靠。但CMT检测方法,对奶的凝集判定标准因测定人员的不同而有一定误差,现将对四种不同疾病的牛奶用CMT与体细胞计数仪测定,出现不同的结果:
由于CMT测定方法较为简单,所需经费少,又适合大群牛的现场检验,因此,尽管该方法测定数据不是十分准确,但因CMT测定有花钱少、简便等优点,该方法仍是目前诊断隐性乳腺炎的最常用方法。
本文链接:http://www.dairyfarmer.com.cn/kxyn_jbfz/2013-04-01/83797.chtml